中级经济师2017经济基础难点: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1、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2、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 产出去向,是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领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主要方法之一。

3、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统计报表的类型多样,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4、(五)统计指数 (六)相关与回归 整体来看,可以分成两大块, 前三章主要讲统计数据,这是统计的基础;后三章更进一步,讲到了序列、指数、相关与回归关系。

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哪部分最难考 经济基础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考试难度如下:经济学基础部分,学习起来相对难一些,从出题的难易程度上来看,爱出以前重复的题目。财政部分,无论学习还是出题难度都比较大。

经济师考试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1、单利和复利单利: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公式为:I=P×r×n央行规定:活期储蓄存款按复利,每个季度计息;其他储蓄存款按单利计息。

2、中级经济师各试题分值计算《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科目具体分为了单选题及多选题两大题型,其中单选题分值一共70分,共70道题,每小题1分;而多选题分值为70分,共35道题,每小题2分。

3、中级经济师各科目题型介绍《经济基础知识》在这一科目的考试中,共包含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1)单选题共有70道,每道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对得1分,选错则不得分,共70分。

经济师工作年限如何计算?

全日制学历报考经济师工作年限需从毕业后开始计算,计算截止到报考当年年底;非全日制学历报考经济师工作年限可从开始本人上岗工作时算起,计算截止到报考当年年底。

经济师工作年限是按照工作时间的起止日期来计算的:开始工作之日起,至本单位正式终止劳动合同之日止,相对应的有效工作时间为1年。没有参加社保是不行的,社保是劳动法中规定的,必须要参加社保。

全日制学历 这类学历的报考人员,工作年限需从毕业后开始计算,计算的截止时间为报考当年年底,即12月31日,即未毕业期间的工作经验(如实习期)并不能计入工作年限。

经济师考试工作年限计算方法分为两类,全日制学历和非全日制学历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①全日制学历报考:工作年限需从毕业后开始计算,计算截止到报考当年年底(即2022年12月31日止)。

中级经济师的工作年限是根据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来计算的。

中级经济师年限满4年是计算方法如下:全日制学历。未毕业期间经历(如实习期)不计入工作年限,工作年限只能从毕业后或工作后开始计算。非全日制学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