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短评

事业单位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短评

近几年的公文考察在客观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文种的选择上也更加的趋于灵活,重点不再局限于“通知”“公告”的相对比较严肃的文种,如“短文”“短评”“讲话稿”等题目正成为各事业单位考试试的潮流,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走进“短评”,去了解短评的基本写作逻辑以及思路。

一、知方向:何为短评。

短评是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报纸上的短评最为常见。

在申论考试中,单看“短评”这一文种的名称,可以将其定义为“叙述+评论”,除了结合给定主题,叙述主要内容以外,还要求结合题目给定的作答身份,就某事或某种现象作出评价。因此,在作出评论时,还要避免出现公式化、套路化,要能灵活体现出题人的高远立意。

二、知本源:短评重点。

重点一:短评格式一般比较固定,标题、正文,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标题是类似作文的灵活标题,并非常规标题。

重点二:因为短评属于一种短小评论,既是评论就有观点,所以短评在作答时,突出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审题时题干中的所给的“主题”“标题”,通常既是我们短评中要表达的观点,在表达上与议论文有所相似,在标题、开头、结尾中体现。

三、知诀窍:如何写短评?

技巧1:外在格式

一、标题:短评标题通常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类似作文标题的拟写,注意若作答要求中出现“自拟标题”等要求,不能对题干中的信息直接原模原样照抄。

二、正文:在原文寻找观点线索,既原文对于话题对象的总的评价与态度;其次原文没有,我们需要善于总结,结合原文全篇对于话题对象进行关键性的表述,一般以开头+主题+结尾三部分构成。

技巧2:内在思路

开头:源于材料,一般为对话题的铺垫性表述,注意引出短评的观点表达。

核心:围绕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注意:现有考题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对材料中的案例事迹进行总结提炼,另一种为类似综合分析,对观点进行多角度论证)。

结尾:多为总结观点或展望未来。

【例题】《金融报》“金融向善”专栏拟报道M市F银行的相关事例。假如你是该专栏的编辑,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道撰写一则短评。(2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2)紧扣资料,重点突出;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中公解析】

外在格式:标题(灵活)+正文

内在思路:开头(总体介绍+观点说明)+主体(总结案例论证观点)+结尾(观点总结)

“金融向善” 爱满人间

M市的F银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金融向善”的理念,不遗余力地帮助众多小微企业和每一名社会成员,也让更多企业家参与公益事业,让冰冷的金融数字有了温度,彰显了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这种“向善”,是用微不足道的“小业务”,拯救一家家企业和背后的许多家庭。推出的“小企快贷”,大幅缩短审批流程,降低了贷款门槛,满足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针对餐饮企业推出的“美食贷”,让众多餐饮店更快拿到资金,挺过疫情,迎来新生。

这种“向善”,是让大众公平享有金融服务的机会,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在农村小卖部的小型移动银行“惠农达”,让村民能在家门口办理金融业务,领取养老金、办理社保;“务工达”不但为外来务工人员准时足额发放工资,还提供个人快贷服务,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向善”,是聚集被帮助过的企业家的拳拳善意,让温暖薪火相传。搭建“企心助农”公益平台,带领爱心小微企业主一起定向捐助,防止农户返贫,让在困境中得到帮助的企业家们推己及人地传递爱心,推进共同富裕。

金融不是冰冷的数字,只要用心就可以传递爱与温暖。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写作确定立意要掌握这两个技巧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写作确定立意要掌握这两个技巧

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必须有高深的立意,如何确定立意呢,中公教育给大家提供两个技巧,并结合例题进行实践操作。

技巧1:阅读题干,锁定作文主题,不跑题。

技巧2:梳理材料,解读关键词句,得观点。

让我们一起操作一下吧。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粮食安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作答思路】

第一步,阅读题干。主题为“粮食安全”。那我们可以从它的做法角度、意义角度去谈论。

思考方向1: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我该做点什么?

思考方向2:粮食安全有什么重大意义?对哪些方面有好处?

第二步,梳理材料。带着两个方向去解读,找寻答案。

读材料时一定要多关注重要人物的发言!

【给定资料】

记者:报告中指出,今年将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要实现粮食“二十连丰”,具体挑战是什么?

刘书记: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多,我们每一年的丰收都不容易。当前,旱涝等极端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不确定风险,如引发病虫害,为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包括不同作物的体系,不同的地方也都有一支产业科技队伍,通过技术集成攻关,保障粮食持续丰收。

此段刘书记谈到了对策。对策词汇:技术攻关,保障粮食丰收

得到对策观点:技术攻关,保障粮食安全。

李书记:除此之外,就是种子和耕地。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和耕地保护,是我们挖掘粮食潜能非常重要的两个手段。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未来粮食增产重要的战略指引。我们作物品种遗传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当我们的粮食产能跟国际比较的时候,水稻、小麦的单产和总产都在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的1.7倍,但我们玉米、大豆的单产只有发达国家的60%,还有很大的差距。

此段李书记谈到了两个对策。对策词汇:种子、耕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考虑到种子要靠技术攻关,因此,前面的“种子、耕地”可以等同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得到对策观点:藏粮于地,保障粮食安全

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

整理一下,两段关于技术的做法是一样的,因此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对策角度的观点。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写作示范之社会治理现代化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写作示范之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申论考试中,社会治理是经常考查的主题,中公教育在此以社会治理为主题进行文章写作示范。

开头示范1

一百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一百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一百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从1921到2021,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因为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因此,我们唯有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才能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开头示范2

基层治理关系农村农业的发展,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涉国家长治久安。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强化党建引领。然而,当下部分地区基层治理中面临一些难题。基层组织纪律涣散,人心不齐,基层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长此以往,不仅无益于良好干群关系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着我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因此,为确保基层治理保持正确的方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刻不容缓。

分论点示范1

党建引领,创新管理,促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力量源泉,是指引方向的航标灯。在基层管理当中亦是如此。Z区将“小支部”变“大党委”,创新管理模式,为村级党组织注入“源头活水”,破解“弱村发展难、强村突破难”瓶颈制约,打破乡村之间的界限,构建起农村“大党委”的工作格局,盘活了经济,推动了发展。打造了以组织联建带动产业联兴、治理联抓、人才联育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切实提升百姓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故此,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管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结尾示范1

建党百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必须做好基层党建这个“最后一公里”;要做好基层党建,必须既要重视“头雁”又要建好“组织”,还要狠抓实干。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推进基层党建并非一日之功,一羽之力,须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方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以“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以“千万工程”打造美丽乡村
 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千万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经历20年的升级迭代,“千万工程”已经从最初的一省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蝶变为全国范围内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工程。

 

事业单位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全面学习推广“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高举发展旗帜,建设和美乡村。

【综合分析】

乡村兴则国家兴。以前农村发展“脏乱差”问题突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农药化肥滥用、秸秆焚烧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农村的发展环境,给农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不仅让加速的乡村青年逃离基层之心,更阻断了更多的资本回流乡村,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国家开展了多年的环境整治虽然对农村起到一定的效果,环境也大幅改善。但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百姓对环境有了更高质量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提高乡村环境的建设力度,树立纲领性发展理念、明确更清晰的发展方向,“千万工程”为乡村环境发展点亮的明灯。

【参考对策】

实施“千万工程”需要全局统筹、多措并举: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发动党员干部在工程落实的组织作用、示范作用、监督作用,全力工程落实到位。

2、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结合各村庄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分类施策、听取民意,让农村环境更和美。

3、协同发展实现共赢。坚持将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共同进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