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考哪些专业课(院校考情 -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807考研信息最全汇总)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小胡学长,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备考信息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小胡学长

专业方向: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助你2023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3一战到底!


01

院校概况

院校介绍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点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19个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院(中心),各类在校研究生7000余人。学校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官网:https://www.wust.edu.cn/,研招网https://ysxy.wust.edu.cn/。


专业概况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第四轮评估获得B,学院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冶金工程系、金属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材料化学系。学院建有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冶金二次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材料中试研究基地、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冶金材料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武汉市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钢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材料表面与界面科研基地、高精度轧制技术与新材料加工科研基地、标样研究所等科研与测试机构。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制为3年,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硕士奖学金:一年级推免生100%覆盖,8000元/人·年;二、三年级实行动态调整,一等学业奖学金为12000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为8000元/人·年,三等学业奖学金为4000元/人·年。研究生学校助学金: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导师科研津贴。


02

报录比

学院不公布报录比


03

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a. (代码、名称)

科目一: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 201英语(一)

科目三: 302数学(二)

科目四: 807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b. 专业课试卷结构

①命题内容:材料科学基础

②命题题型:填空,简答,判断,画图,名词解释,论述等

③命题大纲:无


复试科目

① 复试概况: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综合素质面试

② 笔试科目、题型、分值等:线上面试,无笔试

③ 面试流程:

英语面试:自我介绍+抽材料科学专业英语段落(朗读并翻译)+日常交流(如你家庭情况,你的爱好)。专业课面试:抽专业课题目回答。综合素质面试:询问心理情况及日常情况。


总成绩计算方法

初试分数/考研总分(500分)*60%+复试分数*40%(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占50%,综合素质占50%)


官方参考书目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807《材料科学基础》,张代东、吴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08《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重排本),陆佩文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809《钢铁冶金原理》(第三版),黄希祜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冶金原理》,李洪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810《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金属材料学》,赵莉萍、吴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耐火材料学》,李楠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年。《材料合成与制备》,乔英棕,国际工业出版社,2010年。《材料加工原理》,李言祥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钢铁冶金学》(第三版)(炼铁部分),王筱留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钢铁冶金》(炼钢学),王新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斌主编,哈工大出版社,2003年。《有色冶金概论》(第二版),华一新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燃料及燃烧》,韩昭沧,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

推荐阅读:

【高考、考研都应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该专业适合对材料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就读,该专业被称为“四大天坑“专业之一,一般情况下本科生就业不理想,但读研、读博后很好就业。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考研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在全国大学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最为优秀的是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评级均为A+档; 其次是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评级为A档;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科评级也还不错,均为A-档。#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解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