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后加工考研专业课考什么(【文献】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探究)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探究

王华树 刘世界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相关文献,基于国内外主流招聘网站中相关职位或项目,对于译者译后编辑能力需求的分析与归纳,尝试构建面向专业译者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模型,并明确阐述具体能力内涵与要求,旨在为译后编辑能力规范和标准化研究,以及译后编辑人员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译后编辑能力;翻译技术


来源:王华树, 刘世界.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探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22, 35(04): 21-24.


作者简介:


王华树,翻译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技术语》编委等。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翻译技术产学研的生态融合,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上海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出版《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应用程序本地化》《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等十多部著作。研究领域:翻译技术、外语教育技术、语言服务管理。


刘世界,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工学博士在读,《翻译搜索指南》副主编,在《外语教学》《上海翻译》《外语电化教学》及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nier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方向:海事术语抽取与文本挖掘、翻译技术。


基金: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大数据时代译者翻译技术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18YJC740097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编号2020SYLZDXM011)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在翻译和本地化行业中的部署不断增加,应用愈加广泛,但译文质量仍与职业译员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为克服机器翻译的局限性,提升译文的质量及其适用性,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译后编辑,认为译后编辑(post-editing,简 称PE)是提升机译译文质量的主要模式。根据CSA Research于2021年发布的报告,在其受访的221家语言服务提供商(LSP)中(有效问卷170份),向客户提供完全译后编辑(full PE)和轻度译后编辑(Light PE)的语言服务商分别占到89%和52%,译后编辑已经日益成为语言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一项主流服务。当前,基于翻译技术场景的翻译服务已经成为语言服务业中的新型服务模式,朝着协作化、众包化、平台化、集成化的方向变革,语言服务企业也对译员的译后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传统翻译能力,更要求其能熟练运用机器翻译系统、译后编辑操作平台,高效识别、修订机器翻译错误,具备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数据伦理意识及服务意识等。在此背景下,译后编辑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译后编辑人员的能力,已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


1、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基础研究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指“根据一定目的与要求对机器翻译的原始产出进行加工与修改所需的知识体系与认知素养”。相对于翻译能力而言,译后编辑能力仍然是一个新兴概念,O'Brien在2002年发表的Teaching post-editing:A proposal for course content一文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译后编辑能力的研究起点。而后有关译后编辑能力的研究,多是在PACTE小组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型、欧洲翻译硕士联盟构建的欧洲翻译硕士(EMT)能力框架等广为学界认可的翻译能力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拓展。然而,译后编辑技能与翻译技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假定一位合格的译员就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译后编辑人员。


当前,有关译后编辑能力模型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加,相关成果在冯全功、刘明及仲文明、舒超的文献回顾部分已有详细的梳理,此处不再提及。这部分主要梳理为本研究提供重要思路的代表性文献。例如,Pym列举出机器翻译时代译者需要掌握的十种技能,将其分为三个类别,其中“学会信任与不信任数据”这个类别所涉及的是译者的特殊风险管理技能,强调的是其对于机器翻译或翻译记忆库匹配数据的有效评估、处理与应对客户疑问的能力。Nitzke等人指出,译后编辑能力的核心能力包括风险评估能力、服务与咨询能力等。值得注意的是,Nitzke等人提及的风险评估能力与Pym提到的特殊风险管理技能,以及 Nitzke & Schirra 所讨论的风险评估均有所区别。Nitzke等人关注的是评估待翻译文本的风险的能力,而Nitzke & Schirra 关注的是数据泄露、翻译过程失控、责任划分不明确、 对待机器翻译的态度问题以及质量问题等风险因素。Konttinen等人通过对比前人关于审校能力和译后编辑能力或技能要素,总结出专门针对译后编辑能力的子能力要素,包括策略能力、人际交往、态度或心理生理能力以及工具能力。


通过系统回顾,我们发现前人尚未归纳出一个为学界和业界广为接受的译后编辑能力模型,且存在诸多值得进一步完善的细节。首先,相关研究提及的风险评估能力、机器翻译错误识别能力、工具管理与维护能力等基于传统翻译能力拓展而来的能力要素,大多是一种理论假设,忽略了行业领域的真实需求,能力模型的适用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其次,部分能力模型中的能力要素命名含糊,概念过于宽泛,导致具体能力要素之间出现交叉重合。例如,Nitzke等人将译后编辑能力划分为译后编辑能力模型的附属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容易产生歧义的划分方式。


2、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梳理,可以大致归纳出译后编辑人员至少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工具能力等要素。为进一步构建一个系统全面、能够反映行业真实需求的专业译者译后编辑能力模型,本文在梳理前人关于译后编辑能力、翻译能力和审校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ISO18587中对于译后编辑人员能力和资格的描述的基础上,选取了十个主流招聘网站(LinkedIn、Indeed、ProZ、TranslatorBase、TranslatorsCafé、Getwork、前程无忧51job、Boss直聘、智联招聘、猎聘),收集对译者译后编辑能力有需求的相关职位或项目招聘启事,限定为2020-01-01至2022-07-31期间发布的信息,经人工筛选得到150则招聘启事 。采取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分析与归纳结果,新的译后编辑能力模型大致涵盖七类能力(如图1)。


下文将结合招聘启事所反映出的能力要素分析结果,按照优先顺序依次阐述各部分能力要素的构成和要求。


图 1 译后编辑能力模型

2. 1 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指译后编辑人员从寻找译后编辑任务至交付任务的全过程中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能力,在整个能力模型中起到统领全局、衔接各部分能力的作用。译后编辑人员应该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客户意识,熟悉翻译市场、行业需求和议价行情,具备营销策略、寻求目标客户、明确客户需求与预期目标、熟悉译后编辑流程、解读译后编辑报告、确定预算与报价等方面能力。同时,更要具备较强的翻译数据伦理意识、翻译技术伦理意识、与机器翻译伦理意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标准,确保译后编辑有条不紊地进行。


2. 2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译后编辑人员在双语转换中进行编辑、修订和质量评估中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译后编辑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双语能力和翻译技能,通晓语篇的目的性、信息性、可接受性、衔接、连贯等特征对译后编辑实践的指导作用,能够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实现顺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扎实的语言能力功底能够帮助译后编辑人员准确解码源语意图,快速识别源语与目标语之间不匹配的片段,进而提升译后编辑效率和译文质量。


2. 3 工具能力

工具能力指译后编辑人员利用工具/技术资源解决翻译难题,确保译后编辑任务高质量完成的技术素养,涵盖译前编辑能力与术语管理能力、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工具操作能力、复杂文件解析能力(如文档重复率及非译元素的提取与锁定)、语料库应用能力、信息检索与辨别能力、对机器翻译原理的认知能力、内容管理工具应用能力。同时,译后编辑人员还需要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因为译后编辑不是单纯的编辑和修改,更是本地化翻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涉及一些编程方面的知识。例如持续本地化过程中涉及的代码更新、翻译环境与开发环境间的连接、译文回填至代码库等都要求译后编辑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2. 4 策略能力

策略能力指译后编辑人员为综合提升编辑效率和译文质量所行使的决断能力、预测能力与评估能力的总和,涵盖工具评估能力、机器翻译质量评估能力、对神经机器翻译错误进行识别、归类与修正的能力、对译后编辑指南准确解读与执行的能力、对译后编辑程度准确决策的能力、基于特定文本类型、主题领域及客户需求制定译后编辑流程的能力。


2. 5 主题领域能力

主题领域能力指理解并掌握以源语言生成的专业领域内容,并在目标语言呈现的能力。译后编辑需要具备较强的相关主题领域理解力,能够对某些主题领域(如医学、法律)的概念体系、主题结构、术语和短语、行文习惯进行深入了解,能对机器译文做出专业性调整,逐步缩小译后编辑人员与行业专家间的知识差距,将信息完整无误地传递给读者。此处并非呼吁译后编辑必须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而是强调在需要特定主题领域知识时,译后编辑人员能够知道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2. 6 心理生理能力

心理/生理能力指译后编辑人员在心理(认知、态度)及生理层面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在心理层面,译后编辑需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感知力、注意力和情绪,积极主动,避免技术焦虑情绪,不低估或畏惧机器翻译,具有批判精神,能客观理性对待机器翻译译文。在生理层面,当前译后编辑使用的工具在人体工效学(ergonomics)层面还有待改善,且面临久坐问题,常引起眼睛、腰椎、四肢等身体疾病,进而导致其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译后编辑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时间规划和自我调节能力,确保能够在复杂的多任务情境下顺利交付任务,达到客户期望。


2. 7 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指在译后编辑的合作性任务中,译后编辑人员能妥善协调与客户、项目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达到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水平。该能力要求译后编辑具备管理者思维,熟悉翻译项目管理领域的核心知识(如项目整合、项目进度、项目资源管理等),有能力将单独的编辑任务进行整合,从多角度对项目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发展路径

译后编辑能力培养已成为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议题,需要相关方携手努力,培养出语言服务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下面从四方面探讨专业译后编辑人员能力的发展路径。


3. 1 革新传统翻译认知观念

翻译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才培养单位应该革新对于传统翻译的认知,注重行业发展需求及国家语言战略对于翻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拓展智能技术在翻译教学实践中的融合应用场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翻译技术工具。


3. 2 重视译后编辑课程建设

当前,学界有关译后编辑的教学通常是作为某个板块融入到翻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鲜有高校将相关课程作为独立课程开设。高等学校应该明确当前学生译员的个人素养和行业实际需求间的差距,与企业携手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译后编辑人才培养和研究机制,共同打造译后编辑精品课程。


3. 3 强化师生数字技术素养

作为翻译教学和实践的主体,翻译师生应该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熟悉智能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在工具、策略、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习得译后编辑实践需要的工具操作能力、语料库应用能力、复杂文档解析能力。


3. 4 注重技术伦理规范建设

国家层面应加快构建技术伦理体系,提供宏观政策引导;行业协会应协助监管多元行为主体的技术伦理规范,监测与评估数据、技术风险隐患;企业应制定内部伦理规章制度,提升员工的技术伦理意识;高校应积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机器翻译带来的利害关系,注重责任归属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升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能力。


4、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新话题,语言服务行业对译员的译后编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尝试构建一个新的译后编辑能力模型,对各能力内涵进行明确界定,并从革新翻译认知、重视课程建设、强化数字素养及注重伦理建设四方面阐述译后编辑能力的发展路径。本文所构建的译后编辑能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行业人才能力需求的支撑与验证,当前研究成果可为国内译后编辑人才培养及译后编辑能力规范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特别说明:本文发表于《中国科技翻译》2022年第35卷第4期,推文分享限于篇幅,此处省略参考文献,引用请以期刊版为准。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

陕西师范大学24生物学初试内容。 主要考些什么内容?这个是它给的考试内容。可以看。 ·第一个,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分析分离技术。比较重要的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蛋白质一级二级、结构三级四级,会问你这些。 ·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分离技术,比方蛋白质这里面很多是靠电泳分离,这些原理是现在实验室中也非常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所以分离技术得掌握清楚。 ·第二个,生物大分子的分析与技术研究方法,这个就是和实验接轨,要培养实验思维。 ·第三个,蛋白质和酶学。主要也是去考酶,酶这一块占比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酶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还有合酶和抗体酶,这些都是以考过名词解释的。酶的研究方法和酶工程,这些在书上那一张也都有体现。 ·第四个,生物大分子的代谢。代谢这块可以说是整个生化的一个重点。代谢它就是包括在前面生物大分子结构这里,所有所讲的糖类脂质蛋白质里面,单拿出来,每一个生物大分子再进行一个代谢,最后串联起来。像糖代谢、脂代谢、核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考单个拿出来考这几个代谢,它们还会考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还有代谢之间的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的调控。所以代谢这一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个,基因组就是研究一些功能基因组学和结构基因组学,在后面涉及分子DNA的合成与损伤修复,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DNA重组与克隆,转录和转录后加工,这主要考的就是一个中心法则,从复制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这些。主要是考的相关于分子,前面这部分就相当于是生化,所以这门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第八章,就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加工,在蛋白质内章也有讲到。最后考的内容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其实和这一张就有连接,复制转录翻译会考原核和真核的对比。还有一些调控的时候在哪个水平上的,在分子水平上、在细胞水平上怎么调控?在转入前、转入后、翻译水平的调控都不一样。所以这个就是这个大纲。 关注公主号,生物专业考研汇总,免费领取考研资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