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研专业课怎么写(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一、院系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截止到2022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各类学生总数 28,19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329人,博士研究生1,360人,已形成从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2484人,在1672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416人,副高职称人数620人,博士1160人,硕士44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5%。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入选“北京学者计划”,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11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6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另有65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学校设有113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十二五”以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0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61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11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9项,“973”计划合作项目17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1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5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21项。编辑出版有《语文导报》、《中学语文教学》等。

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170819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1,492余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

学校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先后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国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并多次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二、导师选择(部分)

姓名

专业职称

主要成果

王海滨

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青年艺委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作品参加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五、七、八届全国工笔画展并获银奖、优秀奖,第三、四、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优秀奖(最高奖),第三、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40余次;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今日美术馆、养墨堂美术馆、炎黄艺术馆等机构举办的学术展览80余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学术机构收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和美术创作工程。学术主张:立足中华文化,把握近现代以来中西融汇的艺术脉络,深汲工笔画优秀传统并执着于现代探索,守正创新。

郭继英

副教授

所创绘画作品于国内外具有学术代表性的画展多次入选、获奖 。并于国内外举办个展10余次,作品亦曾被日本吴市立美术馆与中国美术馆多次收藏,2009年所创壁画与中国画作品入选第11、12、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5年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入选,学术论文与作品于《美术》等核心期刊多次发表,并著有《现代重彩画技法—郭继英》(河南美术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工笔画创作与教学研究丛书—郭继英》(荣宝斋出版社)。

刘彦

副教授

作品先后在美国Art Basel. Eli Klein Fine Art画廊、NOEL-BAZA FINE ART画廊、Virginia Miller galleries画廊,Van Cleve Fine Art,Carleton College大学美术馆,瑞士DUBNER MODERNE画廊、法国巴黎Le Jardin d’Acclimatation展厅、加拿大Toronto、韩国太古美术馆、新加坡Mulan Gallery画廊等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在国内上海艺术景画廊Art Scene China、北京云峰画苑、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北京四合苑画廊、今日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美术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凤凰美术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等举办个展和联展,作品曾获奖、博物馆收藏。并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国艺术博览会等。在国际、国内的权威与核心刊物上发表作品、论文,出版专著等,并有电视广播媒体的报道与专访。2013年在美国Vermont Studio Center做住访画家。

刘学惟

副教授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开放大学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工作室高研班主讲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专著有《师心师造化》《国画山水》《故宫画谱·坡岸》等。

韩立朝

副教授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美展和学术邀请展。出版有《涵观别秀》《在场的现实:20世纪20至60年代山水画写生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家 韩朝》《新水墨大系 韩朝卷》《文心画境:首师美院韩朝山水工作室创作与文献》等学术著作及个人作品集十余种。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三、初试复试分析

1、初试考试科目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推荐书目:

731中外美术史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1月版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830艺术概论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艺术概论》,王宏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复试情况

(1)复试时间大约安排在2023年3-4月份,具体时间地点届时将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

(2)复试内容主要包括: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②外语口语、听力测试;

③专业科目测试(含专业必须的实验操作、上机操作或专业技法等)、专业面试;

④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参加二外听力及口语的测试;

⑤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除外】,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3)复试方式、比例和权重:

学校采取专业测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复试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复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复试科目:

01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8美术教育理论

02,03,04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9专业基础与写作

05,06,07,12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2油画人物写生

08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4工笔人物写生

09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5水墨人物写生

10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7山水作品临摹

11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6花鸟作品临摹

13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03雕塑头像

14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15水彩人物写生

15方向:复试科目:010001素描,010014色彩临摹

不管考研初试成绩出没出来,都要开始准备复试,千万不要放松心态,因为复试也是一项难关,是一场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有些同学在复试中就因为大意落选,以失败告终,后悔莫及,因此一定要重视复试,要根据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方向勤加练习,可以向本校的学姐学长或者专业辅导机构获取复试资料,在备考时熟练背诵英语自我介绍,注重每个细节,争取在面试时能进行流畅的自我阐释,逻辑清晰地回答问题,大方自然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复试必考素描,分方向考写生、临摹,所以在备考时就是根据自己的方向要大量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如果在备考时觉得遇到瓶颈需要专业反馈,可以通过辅导机构获得专业指导,辅导机构老师会向你反馈练习作品的问题,帮助你提升专业水平,助你成功上岸,弘时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3、考试大纲(2022年版)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4、真题解析

731中外美术史真题美术史论真题



年份

题型

试题

2022

名词解释

1.图画见闻志2.庐山高图3.夏加尔4.周思聪5.流民图6.自由引导人民7.吴哥窟8.巴米扬大佛9.乔托10.武梁祠

简答题

1.唐代人物画的题材和样式2.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艺术风格的演变


综合题

1.结合作品说明外来艺术对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影响2.举例画一个图


论述题

1.赵孟頫的“石如飞白木如榴”题跋的标点;选一处印章内容论述;结合文段简述赵孟頫的艺术观。


2021

名词解释

1.陈师曾2.草地上的午餐3.秋庭戏婴图4.浮世绘5.没骨6.步辇图美术史7.克孜尔石窟8.荷尔拜因9.点彩派10.纺织女工

简答题

1.宋代人物画成就2.四王山水画的主要特征3.古希腊古典主义雕刻的题材和样式4.19世纪法国风景画的进程


综合题

1.论述列举5件明代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5分),选择一个画出来(5分),并分析(20分)


论述题

1.美术史论、教育方向:请断句、标点,以简体字写出图中的跋文与印文(20分),结合作者的绘画作品加以评述(40分)2.绘画方向:画图:罗丹思想者、云冈石窟大像双窟


2020

名词解释

1.蓬皮杜艺术中心2.798艺术区3.周思聪4.听琴图5.鹊华秋色图6.命运三女神7.松江画派8.草地上的午餐9.图画见闻志10.巴黎圣母院

简答题

1.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肖像画的成就及影2.吴门画派山水画或人物画的特征3.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画或油画的发展进程


综合题

1.列举三幅中外美术史中最有影响力的历史题材绘画。写出作品名称、画家、时代、国第(12分)图绘一幅(8分),并把列举的作品根据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20分)


论述题

1.美术史论、教育方向:写作(对下文进行提要,关键字,并进行点评):文章是谢赫六法节选+顾恺之《画论》节选+张彦远(主要讲三者对于气韵的论述)书法识别(用简体字抄写、断句、标点,并抄写其中的一枚印章)2.绘画方向:识图,写出名称与时代 绘画速写:摩西和仕女塑像


830艺术概论真题真题



年份

题型

试题

2022

名词解释

1.文创产业2.形象思维3.建筑艺术8美术史4.艺术思潮5.期待视野

简答题

1.艺术批评的含义及构成因素2.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3.简述艺术传达的过程


论述题

1.以具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例,简述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


写作题

1.以一个艺术家为例,结合其艺术探索过程,论述艺术发展中创新的作用?创新的目的?创新的动力?(20)2.如何看待艺术发展中的创新(20)


2021

名词解释

1.艺术构思2.素材3.视觉艺术4.形象思维5.艺术风格

简答题

1.表现说2.巫术说3.艺术体验


论述题

1.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艺术的审美功能2.以一个艺术流派为例,谈论什么是艺术流派,该艺术流派如何形成和流变状况。或画图:两个打篮球的人和一个老奶奶牵着一头牛


2020

名词解释

1.题材2.想象大史论3.理念说4.模仿说5.艺术技巧

简答题

1.简述艺术典型2.简述艺术构思3.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综合题

美术史论、教育方向:1.列举一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论述再现的真实和表现的真实2.写作:结合一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说说他在艺术体验阶段做了怎样的准备,包括创作材料及经验积累的内容(20分)创作动机,艺术体验与艺术构思,艺术传达的关联(20分)绘画方向:1.列举一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论述再现的真实和表现的真实。速写(大于16开,小于8开40分)跳舞空中一字马女孩、击剑双人


论述题

1.以具体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例,简述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


近三年初试都是考察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四种题型,名词解释与简答主要是考察考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论述题和综合题比较灵活。中外美术史相较于艺术概论来说,比较好接受和理解,但是美术史知识系统庞大,涉及面广,知识点繁杂,想要高分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建议考生在第一轮学习时先熟悉教材,做到对每个章节的框架都很清晰,不需要把原文背诵下来,但是要对涉及到的艺术家、作品有印象。另外,要把握重点,比如,美术史的时代背景考察较多,复习时要多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的影响。第二轮学习时需要配合真题熟悉教材,做真题时,要把不会的、做错的知识点在教材上标出来,注明年份和题型,教材上没有的,就要找出该知识点的来源,举一反三,扩展阅读,扩大学习面。冲刺阶段要把重点放在简答和论述上,要卡时间大量练习这两个题型,注意时间和字数的把握,最后要回到教材,把教材快速过一遍,巩固之前标注的知识点。

四、录取分数线(2022年)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五、该专业考试的变动与对应的思路

政治备考前期一定要把马原和毛概两本书细读精读,重点学习加背诵,政治这个科目在短时间内提分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冲刺阶段时要反复背诵政治。如果觉得背书有点没有重点,可以把自己做过的题拿出来背诵。最后多看看押题,做做套题,把控时间。

英语的备考需要每天固定时间背单词,这里要强调一下作文和阅读理解部分,作文要把近几年真题中的作文吃透,对照范文梳理作文框架,最好能够背书到能够默写下来。阅读理解部分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高频词汇,在冲刺阶段要回过头来过一遍。

731中外美术史:首师大中外美术史涉及专业方向多,出题面比较广,会涉及绘画作品、佛教、书法等,备考过程中要按照山水、花鸟、人物等分科来学习,归纳总结每科的内容特点。学习一本书首先要通过目录大致了解教材上面的框架,概览一遍书,之后就是精读的过程中梳理书的大框架,结合思维导图,一层一层的填充细节,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就是按照梳理出的重点知识进行背诵。

830艺术概论:艺术概率是一门涵盖了整个艺术领域的比较抽象的学科,内容比较广泛,涵盖音乐、戏剧等方面的知识,类似哲学,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条理性很强,内容量没美术史那么大,在通读全书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例子帮助理解。对于这门专业课,就是需要反复背,反复研究,不能当读书机器,要把知识学活。

如果备考过程中感觉很迷茫或者力不从心,那么弘时教育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2024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学硕(国画篇)考研备考指南

六、未来趋势

首师大美术学专业实力很强,在全国高校评估中是A-学科。美术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美术学相关的技能、方法,使学生具有从事专业创作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较强能力,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能够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从事美术学教学和研究,并勇于探索、创新,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美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步增多,人才缺口逐渐增大,市场上人才供不应求,如大型国家工程、小区规划、城市建设、标志性建筑、交通枢纽、产品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景观设计、环境艺术、创意产业,甚至于影视、动漫、广告、IT网页、UI界面、多媒体艺术、舞台、会展、VI形象、旅游产品等,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看好。

国画专业可以在设计行业作为一项辅助工具,国画生有着扎实的绘画基础,在培训班、文化馆、少年宫等机构从事美术教育普及工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其他机构如研究机构、艺术品拍卖公司、设计公司、新闻出版单位也能找到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事美工、广告策划教、鉴定、设计、出版等工作。

考研学子们,既然已经踏上了考研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只有上坡路才是最难走的,相信自己能成功,自己就一定能成功。努力吧,成功会属于你的!

推荐阅读:

艺术设计考研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还不了解?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a. (代码、名称) 科目一: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  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              科目三:  336艺术基础                  科目四:   852美学原理                 b. 专业课试卷结构 336 ①命题内容:艺术本质论,艺术发展论,艺术门类轮,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接受论,当代艺术思潮           ②命题题型:名词解释(6*5)、简答题(10*3)、论述题(15*2)、写作题 (60*1)  ③命题大纲:1、本科目满分150分。2、考察内容比例:艺术基础理论60%,艺术专业能力40%(三个领域各有侧重,考察内容有所区别)。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  852 ①命题内容:美学学科对象及性质;美学学科与艺术学区别与联系;中西美学发展简史;美的本质论及其不同领域(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表现;中西审美范畴;审美人生与美育等。           ②命题题型:概念题20%,问答题30%,论文写作题50% ③命题大纲:1、本科目满分150分。2、考察内容比例:概念题20%,问答题30%,论文写作题50%。3、考试题型:概念题,问答题和论文题。   复试科目 ①复试概况:线上OR线下。 线上:无笔试,(专业知识测试仍为招生简章中所规定等复试科目,只是由书面考试改为问答考试(从题库中随机抽题) 线下:笔试➕面试 最近几年全部线上考核,无笔试无机试④面试流程 学校官网公布复试时间和注意事项,学生准备相关资料,调试个人设备,根据名单顺序依次进入直播间面试,英语政治以及专业能力。 官方参考书目 《艺术学概论》第五版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美学原理》第四版叶朗 总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专业知识测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满分80分)+外国语测试成绩(满分40分)) #美术考研##24考研##考研经验##考研##考研资料#

美术考研专业课如何拿高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轻松过线)

考研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的一个选择,而美术考研更是需要有一定的实力才能通过。在美术考研中,专业课的得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拿到高分呢?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轻松过线。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

在美术考研专业课中,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十分繁杂,需要耐心和恒心去学习。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地学习教材、参加专业课辅导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技能的运用

在美术考研专业课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技能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掌握各种绘画技巧、构图技巧、色彩运用等方面的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练习和提高。在考试中,考生需要将自己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三、作品的创作

在美术考研专业课中,作品的创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根据考试要求,制定自己的作品构思和创作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的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考生需要把握好时间和技巧,将自己的创意和技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综上所述,要想在美术考研专业课中拿到高分,考生需要从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运用和作品的创作三个方面入手。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轻松过线。

美术考研专业课考试难度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考试难度分析

美术考研专业课是考研中比较特殊的一门科目,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素描、色彩、美术史理论等方面。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美术考研的难度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 考试范围广泛美术考研专业课的考试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涉及到素描、色彩、构图、美术史理论等多个方面,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2. 考试形式复杂美术考研专业课的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考试内容,要求考生在笔试和面试中都表现出色。

3. 竞争激烈由于美术考研的特殊性质,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但是竞争的激烈程度较高,加之本科生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存在差异,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细节,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

二、备考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备考计划,把握好备考时间和备考重点,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 多做题,多练习考生需要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同时,考生需要多练习素描、色彩等方面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增加美术知识储备美术考研专业课涉及到大量的美术史理论知识,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理论水平。

4. 提高自信心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水平。

总之,美术考研专业课是一门需要全面素质的综合性科目,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细节,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美术考研专业课的高分方法,让你轻松拿到名校offer

本文主要涉及美术考研专业课的高分秘籍,旨在为考生提供轻松拿到名校offer的指导。

问美术考研专业课有哪些难点?

美术考研专业课的难点主要在于考试范围广、内容深、难度大。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美术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问如何备考美术考研专业课?

备考美术考研专业课需要有系统性的学习规划和科学的备考方法。首先,考生需要全面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形式,明确自己的备考重点和难点。然后,考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多练习、多总结、多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问如何提高美术考研专业课的得分?

提高美术考研专业课的得分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打牢理论基础;2.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多画、多设计、多制作;3.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4.注重策略与技巧的运用,合理安排时间、把握重点、避免失误。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才能在美术考研专业课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考研辅导班?

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考研辅导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师资力量,教师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系统、深入;3.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样、针对性强;4.班级规模,班级规模是否适中、学生数量是否过多;5.学费标准,学费标准是否合理、透明、公正。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考研辅导班需要仔细比较,多方考察,不要盲目跟风,以保证自己的学习效果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