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口腔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上颌第一磨牙

1、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由斜嵴将窝分为近、远中窝,近中窝较大,又称中央窝。有三条发育沟:颊沟、近中沟和远中舌沟。远中舌沟一端至远中边缘嵴内,另一端经两舌尖之间越过舌袷边缘嵴至舌面。

2、(5)牙根:长而粗壮的单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圆三角形,根尖略向远中弯曲。根长约为冠长的两倍。

3、上颌第一磨牙:牙冠颌面呈斜方形,4个牙尖,近舌尖和远颊尖有斜嵴。冠方宽大而牙颈部明显缩窄。3个根。通常3~4个根管,近颊根可能有MB2。下颌第一磨牙:牙冠颌面呈长方形,4个半牙尖(远颊多半个尖)。

4、远中根有时又分为颊、舌两根,此型约占22%。

5、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外形区别:(1)第二乳磨牙的牙冠较小,色乳白。(2)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牙冠由颈部向牙合方缩小。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正常产褥》考点

1、一般产后2~6周,血循环量恢复到孕前水平。血液系统产褥早期仍处于高凝状态,对子宫创面恢复、预防产后出血有利。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一般l~2周内恢复正常。血小板亦逐渐上升恢复正常。

2、~10分正常;4~7分轻度(青紫)窒息;0~3分重度(苍白)窒息。 6新生儿娩出后首先清理呼吸道。前肩娩出时静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6产褥期:6周。子宫变化最大。

3、产褥期: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6周 子宫复旧:指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

4、胎动3~5次/h。胎动计数30次/12h为正常,10次/12h提示胎儿缺氧。4胎心率加速:胎儿良好。早期减速:胎头受压。变异减速: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晚期减速:胎儿缺氧(过期妊娠、羊水减少等)。

5、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考点分布杂乱如网、内容交叉。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第四章考点解析

1、口腔执业医师第一二三四单元都考啥介绍如下:第一单元主要科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其中《口腔预防医学》题目明显考察细节内容较多。

2、外科学出题比重约占总题量2%左右,与内科学一样,多为了解性知识,考试难度不大,但由于口腔专业考生对临床医学接触较少,难以理解,但通过系统学习,有望提高得分。

3、口腔执业医师第一二三四单元考试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主要科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预防医学》,其中《口腔预防医学》题目明显考察细节内容较多。

4、口腔执业考试是口腔医学专业从业人员必须参加的考试,考试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口腔修复学、口腔牙周病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

5、年口腔执业医师各科目该如何复习?关于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各科目复习的知识点:首先,得专业者得天下。专业课程一共包括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六大门课程。

6、口腔执业医师的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腔解剖学:主要学习口腔的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变异情况,包括口腔内各部位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

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有几个站?

口腔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六站式考试的方式。

第一考站: 口腔检查(2道题,20分钟,24分)考生进行洗手和戴手套操作,对已考考生进行黏膜消毒、一般检查、特殊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由考官评分。

您好, 第一考站: (1)考试内容:无菌操作、一般检查、职业素质以及特殊检查。 (2)考试方法:现场操作并如实填写口腔检查表。 第二考站: (1)考试内容:口腔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基本急救技术。

主要还是分三个考站,基本上每年都是差不多的,偶尔会多几个操作,不过都是随机选的,你也不一定抽的到。第一考站的话,主要是无菌操作、口腔检查与职业素养。

其实国内专门为医考新三站实践服务的“明日良医”,你可以到上面多练习,这样医考实践部分就可以得满分了,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直接问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