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答题“密码”

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的答题“密码”

在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这几年出现的频率相对增多,不仅是国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常出现的解释型、启示型、评论型综合分析,而且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出现了解释型综合分析,由此可见这一题型越来越受重视。因此,掌握该题型作答技巧,即掌握了得分的一大密码。

一、基本考情介绍:

出题的类型多样,其本质上是归纳概括+一点逻辑的作答思路,近几年基本是解释型综合分析和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型为主,分值占到10-20分左右。解释型常见的题干问法有:“谈谈理解、解释句子的含义”;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干多出现“谈谈启示/借鉴作用”。偶尔也会有诸如“分析哪些经验值得学习”等创新问法出现。

二、作答方法:

以解释型综合分析为例,通常是按照“总-分-总”的思路来作答: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一部分属于难点所在,分值占到总分的20%;2、展开分析:原因、影响、问题、现状等——这一部分属于得分比重比较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占到总分的60%;3、作出结论——这一部分属于比较简单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占到总分的20%。但这一思路并不唯一,这些年出题形式越来越灵活,故核心作答方法要按照材料逻辑进行梳理,不能简单照搬答题框架。

三、作答的技巧: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题干中的一些主要关键词,通常这些关键词都是一些名词,这是我们做题比较关键的一步。下面展示一道题来带大家弄清楚这道题主要关键词。

其次,当我们清楚了题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之后就回到对应的材料去寻找我们的答案要点,这在我们的申论作答时俗称“找点”,找点是我们最最重要的一步。通常的话我们综合分析的要点还是很容易就能找到。

再次,对我们找到的点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整理。在这里我们在材料中找到的点从上到下比较凌乱。在这里就需要按照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属于解释部分的放在一起写,然后再到分析,分析完了提出对策就作答完了。那么同学们可能就会怀疑了,觉得前后之前的要点写出来会有重合。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你解释部分其实是对后面的部分的高度概括。

最后,就是我们的书写,这里书写就是要讲究书写美观、整洁等等。

事业单位申论指点:流程性对策作答思路

事业单位申论指点:流程性对策作答思路

在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是一个常考题型,但我们常规理解上的对策题都是针对发生的问题或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但有一类对策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流程性对策,这类对策题和常规对策题有明显区别,今天中公教育主要带大家学习流程性对策的作答思路。

举例:针对给定材料3中的“僵尸政府网站”现象,S省L市网络管理部门决定在全市开展一次政府网络服务平台的自查自纠活动,如果你是该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就如何开展这项活动提出建议。

【题干解读】

首先,通过题干信息辨别流程性对策。一般题干中的信息会抛出核心问题,如上述的“僵尸政府网站”现象;其次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该问题相关部门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即网络管理部门将在全市开展一次政府网络服务平台的自查自纠活动;最后对于考生的作答任务,就是围绕这项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也就是聚焦活动的开展提对策。

【作答思路】

既然围绕活动开展展开,那么开展活动就会有时间的先后顺序,也会有相应的流程,大方向可分为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开展,以及活动后的总结。具体可参考如下思路:

活动前准备工作:成立小组,调查问题,制定清单,下发通知给全市各单位,明确期限和要求。

活动中开展工作:自查,梳理出材料的问题;自纠,提出解决对策;并核查落实。

活动后总结工作:总结经验和不足,常态化建设,不定期抽查,巩固效果。

【答案呈现】

一、成立工作小组:抽调人员成立自查自纠小组,编制相关活动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及相关要求,并下发通知。

二、切实组织自查:积极部署动员,通过开展自查,重点发现疏于管理,更新慢,无特色,栏目版块形同虚设,缺乏互动等问题。

三、严格落实整改:将问题清单责任到人,通过技术更新升级,创新调整板块内容,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整改优化,切实满足群众需求,吸引用户下载。

四、综合评估评议:通过明察暗访,群众评价,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对自查自纠的结果进行汇总上报。

五、巩固活动成果:各部门进行专项活动的经验总结,建章立制,加强员工培训,并根据活动效果奖优罚劣。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开头如何引用案例

事业单位申论文章开头如何引用案例

众所周知,申论文章的开头是决定一篇文章是否能够得高分的关键。相信很多同学在书写开头的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去开口也不知道怎么去运用案例。今天中公教育以实例的形式传授经验技巧。

一、明确案例书写方法

案例书写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就是结合主题说清楚这个故事,怎么说呢?以下面的这个公式为主:

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联系写作主题分析)

例:主体:武汉新洲区

处境:面对群众办事时多次跑腿办理、开具证明材料繁琐等问题

做法:通过“无证明城市”………“一网通办”

结果:政务服务不断升级

启示:数字赋能

二、结合主题优化表达

把案例的相关要素提取出来之后就可以结合主题连成一段话。比如我们的主题是:“用好数字赋能新力量”,那结合这个主题再补充相关案例,就可以将开头书写为:

无论是武汉新洲区创建“无证明城市”优化政务服务,还是“中国药都”樟树市探索数字化服务中药产业提升产品品质,抑或是福州上海各地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增强文化魅力……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利用数字化手段,用好“数字赋能”新力量,才能为社会发展提速增效。

通过以上足以见得,要将案例表述清楚不仅要抓住案例的核心本质,再呈现开头或者是论证中,都必须联系书写的主题,这样才能够做到立意统一。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中国式现代化

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中国式现代化
 热点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事业单位考试角度解答

1.是“人多”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全球进入现代化国家20多个,总人口10亿左右。超大规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2.是“人富”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3.是“人强”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民同时享有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和拥有高水平的精神文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强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强调精神财富极大丰富,是追求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相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现代化。

4.是“人天合一”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是“人和”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返回
顶部